發布時間:2020-04-16 瀏覽次數:
城鎮集中供熱是一種環保的能源工程,城鎮集中供熱具有良好的節能效益、社會效益。對于供熱企業來說,熱能怎樣輸送到客戶手中,是一個關鍵問題。而供熱主要通過保溫管道實現熱能輸送,保溫管道的不同敷設方式,形成了各保溫管道體系。
因為城市內部規劃不同,導致敷設方式的不同,所以保溫管道分為地上(架空)和地下(直埋)兩種敷設形式。
(一)地上架空敷設
地面上架空敷設是將管道施工在地面上的獨立支架或墻、柱的托架上。
優勢:不會受到地下水位的影響,施工時土方最少,有利于維修。
不足之處:占地面積大,熱損耗大,保溫層易受損,影響美觀。
按支架的高度不同可分為低、中、高支架三種敷設方式。
(1)低支架敷設
這種敷設方式是管底(保溫層底皮)與地面保持0.5~1m的凈距。如下圖所示
(2)中支架敷設
這種敷設方式適用于有行人和大車通過處,其管底與地面的凈距為2.5~4m。
(3)高支架敷設
這種敷設方式適用于交通要道或跨越公路、鐵路,其凈高跨越公路時為4m,跨越鐵路時為6m。如上圖所示。
(二)地下直埋敷設
在城鎮因為規劃和美觀的要求,不允許地面上架空敷設時可以采取地下敷設。
地下敷設分為有地溝和無地溝兩種,通常采用有地溝敷設。有地溝敷設又分為通行、半通行和不通行地溝三種。
(1)通行地溝敷設
適用于廠區主要干線,管道根數多(一般超過6根)及城市主要街道下。為了檢修人員能在溝內自由行走,地溝的人行道寬>0.7m,高≥1.8m。
(2)半通行地溝敷設
適用于2~3根管道且不經常維修的干線。高度能使維修人員在溝內彎腰行走,一般凈高為1.4m,通道凈寬為0.6~0.7m。
(3)不通行地溝敷設
適用于經常不需要維修,且管線根數在兩條之內的支線。兩管保溫層外皮間距>100mm,保溫層外皮距溝底120mm,距溝壁和溝蓋下緣>100mm。
(4)無地溝敷設
無地溝敷設是將管道直接埋在地下土層中。在過去其熱損耗大,防水也難處理。以前只有原油輸送管道的蒸汽伴熱管采用此種敷設形式外,其他均不采用無地溝敷設。伴隨著室外直埋保溫技術的發展,無地溝敷設方式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目前行業中已經有成熟的預制直埋蒸汽保溫管道和預制架空蒸汽保溫管道產品,結合新型保溫材料和保溫結構很好地解決了一些技術局限性產生的問題,成為熱力蒸汽保溫管道的一個優秀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