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12 瀏覽次數:
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為南北兩區。北方地區采用集中供暖系統,而南方地區由于氣候特征及建國初期的經濟情況,沒有建設集中供熱設施。但近年來,南方地區尤其是長江流域及周邊夏熱冬冷地區的供暖需求日益高漲。本文從南方地區氣候特征、供暖現狀及夏熱冬冷地區適合開展的供暖方式等方面開展了初步研究,為南方地區供暖發展提供參考。
1.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征
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征主要包括夏熱冬冷、夏熱冬暖、溫和三類。其中,夏熱冬暖和溫和地區冬季不需要供暖,重點是長江流域及周邊夏熱冬冷地區。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該地區一些居民認為有必要實施集中供暖。
從地理位置來看,該部分地區主要覆蓋我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市;從氣候來看,該部分地區1月平均氣溫0~10攝氏度,7月平均氣溫25~30攝氏度,年日平均氣溫≥25攝氏度的天數為40~110天;年日平均氣溫≤5攝氏度的天數為0~90天。夏熱冬冷地區的氣候特點是夏季悶熱、冬季濕冷,氣溫的日差較小,寒冷天氣有2~3個月,冬季日供暖時長約為3~5個小時;從供暖需求來看,這些地區供暖周期及日供暖時間短,對溫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由于這些地區濕度大,導致這些地區居民體感溫度很低。
圖1 南方地區居民家庭日供暖時長調研結果
數據來源:問卷星平臺問卷調查。
2.我國南方地區供暖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南方地區采暖方式主要采用分散式采暖,尚無公開統計口徑。通過對南方地區各省共5000戶家庭的調查,發現該地區居民主要的采暖方式為空調、電供暖設備、烤火爐、暖氣片、中央空調及其他采暖方式,采暖用戶數占比分別為50%、30.1%、8.9%、3.6%、2.1%和5.3%。我國南方地區采暖用戶對中央空調的供暖能力足夠認可;對自裝暖氣片、家用空調的供暖能力認可度較高;對電烤爐、烤火爐及其他供暖方式的供暖能力認可度略低。
3.南方地區供暖特征及未來發展建議
我國南方地區供暖初衷不同于北方地區。北方地區供暖更多是從民生保障角度考慮,而南方地區供暖更多屬于生活品質改善。南方夏熱冬冷地區供暖周期及日供暖時長均較短,建筑保溫效果較差,采取集中供暖的建設成本及能源成本較高,因此不適宜開展集中供暖,而靈活度較高的分散式供暖方式更契合南方地區現狀。居民可根據意愿、能力主動改造及承擔相應費用。
南方各省市供暖市場呈現一定的分化局面,但整體市場潛力巨大。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采暖需求的份額明顯增加,而一般地區,則基于市場、布局等客觀因素未能形成規模。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及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這些地區供暖訴求強烈,市場潛力巨大。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力”ID:ELECTRIC-POWER 作者:國網能源院